运用数字化科技成果,构建贸易业务“新引擎”
数字贸易作为贸易新形态,正成为我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政策2022年相关报告指出,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数字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对提高贸易效率、扩大贸易对象、降低贸易成本和丰富贸易业态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服务贸易已经数字化,12%以上的商品贸易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
上海慕陶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岚女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正在加快转换,竞争优势的重塑将使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呈现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其驱动因素从低成本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与效率驱动。二是数字贸易发展重心由贸易方式数字化向贸易对象数字化转变。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再到技术贸易,数字贸易的增长引擎已经发生了变化。
马晓岚早在2000年就创立了上海慕陶贸易有限公司,亲自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带领公司团队在国际贸易这个世界级大商海中拼搏,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历,她具备了掌控国际贸易经济前景的前瞻性预判能力,能够精准把握贸易经济的往来动向,多年来,她通过带领企业发展为国际贸易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马晓岚关注前沿科学技术的崛起,她结合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需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技术加速构建完善,相继研发出跨境贸易物流可视化管理及风险预警系统V1.0、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的国际贸易数据智能管理系统V1.0、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流程优化系统V1.0等多项先进且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字化科技成果,带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业务领域规模高速增长,加快经济运转成效显著,为我国国际贸易从传统模式到数字贸易转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据马晓岚向记者介绍,早在2019年,马晓岚就意识到,只有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才是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态势。马晓岚结合跨境贸易业务中的多方参与复杂性和流程繁琐性特点,通过区块链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共享的交易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流程优化系统V1.0”技术创新成果,解决跨境贸易在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等难题,进而大大提高跨境贸易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该系统可以将交易相关方数据加密并记录在区块链上,并对记录进行验证,使各个参与方都可以获取完备的跨境交易流程信息,并能够确保所有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马晓岚自主研发的这项技术创新成果,是中国首批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跨境贸易业务中的先进技术成果之一,它可以快速解决国际贸易涉及多种经济体系、政治体制等众多复杂因素而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的问题,具有增加交易安全性、提高交易效率等技术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去中心化,并可对流程进行追溯,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有精准的记录和验证功能。与同类技术相比,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各参与方合作提供基础,大大提高整个跨境贸易合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该技术创新成果发表后,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创新技术成果,是作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数字科技成果,它能够放大贸易方式数字化优势,实现多方贸易参与的同时,整合资源,鼓励和支持中国外贸企业积极融入到数字化贸易的生态体系当中,加快了通过推动传统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步伐。
马晓岚的前瞻性思维,通过数字贸易技术作为贸易新形态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贸易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马晓岚自主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在打破物理阻隔、减少线下接触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更成为推动全球经贸复苏、重塑全球经贸格局的重要力量。
马晓岚表示,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贸易未来的发展将极为迅速。我们要不断创新数字贸易科技成果,大幅度减少贸易成本和时间的同时,提高贸易服务品质,增强多行业的贸易方式和贸易规模,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记者:王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