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陪跑计划诗集出版名单

2023-03-03 10:12   来源: 互联网

image.png

青年诗人成长陪跑计划(简称“陪跑计划”),是浙江杭州诗青年诗社策划,联合一批优秀青年诗人共同发起的一项诗歌公益出版项目,旨在帮助汉语写作领域实力和潜力兼备的青年诗人出版人生第一本诗集。诗青年诗社以“清醒、独立、锋锐、多元”为精神根本,凝聚青年诗歌力量,为中国诗歌贡献微薄之力。第一届“陪跑计划”于2016年5月启动,最终帮助5名优秀青年诗人出版诗集。

 

第二届“陪跑计划”于2022年7月启动,共收到1882份稿件,其中有效投稿1675份,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竞赛评选,最终确定帮助10名诗人出版人生第一本汉语诗集。本届“陪跑计划”暨野蓟诗丛出版社为:北岳文艺出版社。在此特别感谢王朝军、赵婷两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动力。本届“陪跑计划”所有评委、发起人和编委会成员均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阅读、推荐、评选每一份稿件,无偿支持诗歌公益,确保了本套诗选的总体质量。在此也要特别感谢。

 

出版诗集及诗人

(排名不分先后)

 

image.png

莱明,本名蒋来明,1991年生于贵阳;诗人,译者,工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现任教于四川大学;辑有诗集《慢花园》(蓝谷地诗丛,2017)、拟出版诗集《慢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译介有约翰·阿什贝利、尤瑟夫·科蒙亚卡等诗人作品;获北大“未名诗歌奖”(2017)、复旦“光华诗歌奖”(2015)等奖项;与友人共同创办诗歌刊物《途中》。

 

 image.png

曼迪,本名张迪,女,90后诗人,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安徽宣城,现居上海。2010年写诗至今,处女作发表于《江南诗》。2022年创办春天诗社。2023年与友人共同创办诗歌公众号《递信的人》。

 

 image.png

金辉,男,70后诗人,现居沈阳。写诗10余年,曾在2005年断笔,2018年重新开始诗歌写作。部分作品在《诗潮》等期刊发表。曾经荣获“第三届江南诗歌奖”提名奖。

在第二届青年诗人陪跑计划的大力支持下,诗人修订、整理了自2018年的作品100余首编辑诗集《隐身志》。如果把诗人的创作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的话,自2018年以来的创作诗人更关注当下的世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人用凝练的笔触、松弛的节奏,进而将对内心或世界的歌咏转化为相对客观性的观察,将诗歌的任务由表达情感转向观念的展示。

 

 image.png

伊娃·达·曼德拉戈尔(米尔扎耶娃),女,90后诗人,俄籍华裔,现居莫斯科,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国际金融系。获博士学位。俄英中三语写作。出版俄语版诗集《я люблю солнце》,英文诗集《Wood and Snow》。俄语作品发表于Октябрь, Неформат, Волга, новый мир,звезда等。英文作品发表于“Thrush Poetry Journal”。获2022年澳大利亚 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彼得·波特)诗歌奖。汉语作品刊发于《诗刊》《十月》《草堂》《江南诗》《诗歌月刊》《北京文学》《山东文学》《今天》等。


 image.png

陈莫,本名陈志莲,80后,湖南邵东人,现居上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金山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湖南文学》《散文诗世界》等刊。获第九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奖,获第九届“月河·月老杯”全国爱情诗大赛奖,获中国诗人小镇“上河杯”爱情诗征文大赛奖等。


 image.png

尹渝释,本名杜明迪,河南商丘人,现居广州,工学硕士,原片刻APP签约作者,有诗歌作品散见于《中国诗选刊》等,曾获“第二届红高粱诗会”金奖。

《愿你还做长风万里的梦》是尹渝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间的优秀诗歌作品,内容主要集中对故乡的回望、对来路的追寻和对青春的思索。在不同的时间点,作者通过不同的笔法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不同的思考和体悟,在抽象和具象之中,在诗歌与现实之间,是一个长风万里的梦。

 

 image.png

涧水清清,本名吴琼,80后,生于皖南青阳;生于皖南青阳;诗人,作家,财务总监;曾云游美国十几载,在2016年回到祖国,现击水于金融圈;著有风靡全球的《博士老张》系列(2009-2017),被奉为读博前必读文章、拟出版诗集《若时光没有刻度》(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曾为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散文诗》、《夜光杯》等刊物,多发于个人公众号三分之二人生。


 image.png

桃木,原名朱林微,90后,安徽歙县人,超现实主义写作者。

《孤独与沉寂》是诗人公开发表的首部诗集,收录了诗人2011年创作以来的80首诗,主要记录了当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以及诗人对生命形式的自我构造与表达。其诗冷峻低沉,诠释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image.png

川石,98年生人,曾于北京时代美术馆参演半沉浸戏剧《假面独白》,参演北京女性艺术季参与型戏剧《我和22个她》,诗歌作品及表演呈现于悦·美术馆《初次见面,后会有期》及艺仓美术馆《奇货剧场-货郎图计划》。

在第二届青年诗人陪跑计划支持下,诗人将诗歌及少量绘画作品集结成《窄河床》。该诗集内容以个体之间的联结及私人经验为出发点,探索爱欲与神秘的主题。

 

image.png

洪晨皓,浙江杭州人,00后诗人。初中时开始写诗,陆陆续续获得过一些小奖,至今仍在摸索自己的道路中。

在青年诗人陪跑计划的支持下,整理筛选了自己过去几年的诗,编成《梦中轻敲细雨》。青涩的年纪和青涩的文笔,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思想,诗人只是简简单单的记录,描述自己摸索自己的道路的迷惘,述说学业下与众不同的每日。诗大多是随性而写,简简单单地讲述着诗人某一时刻的所思所悟,或者简单的情感。

 

 

诗青年诗社

2023年3月3日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