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智能设计竞赛”评审细则
一、评审成员的组成
1.物流行业的高尖人才,高尖人才需满足以下至少两项:
(1)拥有在行业内已得到应用并带来经济效益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或以上;
(2)拥有在行业内已得到应用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软件著作不少于4项;
(3)在行业顶尖企业任职重要职务,并有5年或以上技术指导经历;
(4)参与省级或以上重点工程项目研发或提供技术服务支撑,担任第一或主要负责人。
2.院士专家需满足以下至少两项:
(1)拥有硕士或更高学历,或国外学历,经评估等同于国内硕士或更高学历;
(2)发表著作不少于20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8篇,合作发表著作中担任第一或主要作者;
(3)参与国家级或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担任第一或主要负责人。
3.杰出成就的软著专利发明人需满足以下至少三项:
(1)拥有专利软著等科技成果10项或以上,且成果价值评估总值超过1000万;
(2)获得行业内国家级及以上奖项;
(3)在行业内拥有超10年经历,至少3年高层管理工作经历;
(4)有相关领域专业从业资格证书(中级或以上)。
二、评审成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热心公益,遵守评审工作纪律,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2. 有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并在物流项目策划或管理执行等方面有显著成绩。
3. 对智慧物流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物流项目评审、评估等方面的经验,承担过物流重大项目或课题者优先。
4. 有参加评审活动时间和精力,能够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完成评审工作。
三、评审成员职责如下:
1. 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 组织参赛项目的书面评审和现场评审。
3. 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4. 撰写项目评语。
四、比赛评分的规定如下:
1. 比赛的满分成绩为100分,分别赋分于应用适配、成果创新、行业潜力、经济效益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25分。
2. 应用适配评分标准:25-20分—对于行业而言该作品非常适配,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数值出错或者失误的则为满分;20-15分—行业已有该作品的原型,但作品比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多个功能,并使操作更简便和快捷的情况下则为该段分数;15-5分—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并无太大的创新或者适配,酌情给分。
3. 成果创新评分标准:该作品通过智能化技术,将信息化与物流行业相结合,能够有效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为20-25分,其他情况视参赛者表现酌情给分。
4. 行业潜力评分标准:该作品能够有效解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行业难题,减少理解误差,具有很高的行业应用潜力的作品则为20-25分,其他情况按照参赛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分。
5. 经济效益评分标准:该作品能够夯实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切实提高经济效益的为20-25分。其他情况的参赛作品酌情给分。
如有被质疑参赛项目,某单位组委会将对被质疑项目及所属省级赛会单位进行质询,对其否具备参赛及获奖资格进行专门研究,依规处理,并进行公告。
重庆融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202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