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干预儿童身高引关注,“肠-骨轴”机制为生长迟缓提供新思路

2025-11-04 18:02   来源: 互联网

近日,一项关于特定益生菌菌株BL-11通过“肠-骨轴”机制促进儿童身高生长的研究在《临床营养》期刊发表,引发家长与学界广泛关注。该研究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多中心医疗机构完成,初步结果显示,BL-11在3至7岁身高欠佳儿童中展现出促进生长的潜力。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儿童身高干预进入了“微生态时代”?我们有必要从科学与临床角度进行冷静审视。

1762226555568370.png

研究价值:从“肠”计议,拓展生长干预路径

长期以来,儿童身高干预主要围绕营养补充、激素治疗等传统路径展开。此项研究将视角转向“肠-骨轴”,从肠道菌群与骨骼发育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为儿童生长迟缓的干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研究不仅报告了三个月内平均身高增长2.23厘米的临床结果,更系统阐述了其背后的四大生物学通路,包括促进矿物质吸收、调节炎症反应、影响生长激素轴等。这种从“单一补钙”走向“系统调控”的研究思路,反映出儿童生长发育领域正朝着多机制、整合性方向深入。

此外,该菌株目前已保藏于国家菌种资源库,并进入多家三甲医院针对不同矮小人群的进一步临床验证,研究路径符合规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与可验证性。

理性看待:临床成果仍需时间与实践检验

尽管数据令人鼓舞,但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一项临床成果从研究走向普及,仍需跨越多个门槛。同时,菌株作用的“特异性”也提示我们,并非所有益生菌都具备相同功能,消费者不应盲目跟风。

启示与展望:科学育儿的“系统观”比“神器”更重要

该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推动建立儿童健康管理的“系统观”——即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骨骼发育不仅与钙相关,也与肠道健康、免疫调节、内分泌平衡密切相关。

对于家长而言,在关注此类前沿进展的同时,更应回归科学育儿的本质: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合理运动和良好情绪。任何单一干预措施,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作为整体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审慎考量。

未来,随着“肠-骨轴”机制进一步明确,以及BL-11在更多临床场景中验证,微生态干预将成为儿童身高管理的科学选项之一。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