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创新杯”全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
致各建筑行业同行: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建质函[2015]159号)要求,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发挥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2022年度“创新杯”全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旨在培养BIM技术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产业化技术协同发展,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建造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主办方
主题:借助BIM技术-发掘建筑数字增长新原力
主办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中科胜创国际科技发展中心
二、奖项设立
入围纪念奖(230名):获奖证书;
一等奖(2名):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8名):奖金+获奖证书;
三、参赛要求
为确保大赛公正、公平,请认真阅读并严格遵照下列要求制作参赛作品,否则将因资料不全或超过报送期限等原因被取消参赛资格。
(一)参赛资格
本届大赛参赛成果须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以及我会有关分支机构推荐。
(二)报送作品要求
大奖赛采用网评与会评方式,具体提交材料如下:
1.网评阶段: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参赛作品的Word文档电子版、PPT演示文件、仿真视频等压缩文件发到组委会电子邮箱,其中须详尽说明作品设计的目的、意义,理念及技术、结构特点、创新点等,用以作为专家评审参考。压缩文件名请按照“单位名称-参赛者姓名”的格式(如团队参赛则文件名为“单位名称-团队第一位参赛者姓名”),PPT演示文件页数请控制在3-5页。
2.会评阶段: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如果出现相关知识产权纠纷,取消参赛资格,后果一律由参赛者自负。
四、参赛须知
(一)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归参赛者及参赛单位所有,主赞助单位有优先有偿使用权。
(二)所有参赛者所填写的资料(包含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不实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均有权宣传、展示所有参赛作品,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
五、大赛时间安排
(一)大赛报名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参赛作品征集截稿时间为2022年11月10日;
(二)大赛作品专家评审会日期:2022年11月15日-12月17日;
(三)大赛颁奖日期:2022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大赛委员会及专家组成员
大赛组委会由主办方安排人员组建,邀请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专家,以及在建筑行业拥有多年资历的资深学者/教授/企业高管组成。
七、 评选机制
1. 评分规定
(一)成果设计范围分为以下三大类十五个专项
建筑类: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工程管理等;
基础设施类:分为交通工程、铁路与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及水利电力;
拓展类:分为工程建设专项BIM应用、工程建设综合BIM应用、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拓展应用包括建筑与制造融合以及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等。
(二) 本次比赛评分总分为 100 分,其中创意部分 30 分,应用价值 30 分,发展趋势40分。评委在评分时,必须按照评分细则标准
打分,每单项打分不得超过单项最高分,为便于评分,评委打分须为 0.5 分的整倍数,如“0.5、2、5”,而不得给出如“0.7、1.85”这样的打分。
(三)大赛组委会名单
陈民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苏大土木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吉放:URBANU事务所合伙人,中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欧阳旭: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
吴 松: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建工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建工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平平:中建集团技术创新部负责人;
林康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大学建筑系教授。
八、主办方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嘉俊 Max
微信:13129471206(手机同号)
邮箱:Max.Luang@jrjhr.com
2022年10月5日
中科胜创国际科技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