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止中医牵头制定《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团体标准,引领“中医+AI”创新发展

2025-07-31 16:40   来源: 互联网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重塑医疗行业的浪潮中,中医药这一千年智慧结晶正迎来标准化与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


2025年6月12日,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正式发布14项关于团体标准的公告,其中由问止中医牵头申报的《数字中医诊疗平台》团体标准(T/EJCCCSE 493-2025)已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7月11日实施。


AI诊疗技术基准

构建全生命周期规范


推进《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团体标准,核心在于为中医科技行业提供清晰、统一的技术与质量准绳。


团体标准从软件运行环境、系统架构到性能要求、数据管理,构建起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全流程规范。标准明确要求系统须具备深度学算法支撑,能够整合患者症状、舌象等多维度数据,模拟中医专家思维进行辨证论治。



标准的核心目的在于——


统一规范:明确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应具备的核心要素、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


保障质量与安全: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数据处理的合规性,最终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与效果。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研发机构、医疗机构提供权威依据,引导行业有序竞争和创新。


中医AI系统不仅要“智能”,更要“可靠”,其诊疗建议必须与资深中医师的临床决策高度一致,使名医经验可复制、可传承。


多年技术积淀

成就标准根基


应用“中医人工智能大脑”辅助诊疗的领域,问止中医已进行了长期深耕与实践,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行业洞见。


“中医大脑”系统自2008年开始,属于个人研发期,直至2019年开始公司运营并投入临床使用,前后历时十余年。这一过程中,问止中医的研发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诊疗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亿级数据标记位点的中医临床知识图谱。通过深度学的方式,中医大脑在真实诊疗案例及随访结果中学新的临床技能,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中医大脑”系统主要应用了知识图谱和机器学技术,集成了病症采集、智能诊断、开具处方及复诊随访等全套中医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及高效的问诊途径,亦为医师提供了更加系统化和高精度的诊疗工具。


我们持续对“中医大脑”进行系统优化和迭代升级,将积累的海量中医知识、真实数据和病例经验集成到系统并由研发团队对真实世界证据进行处理,从而不断提升模型的智慧程度。



截至目前,“中医大脑”拥有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临床知识图谱,已全面覆盖临床全科的各类疾病,并深度优化了对疑难重症类的中医诊疗手段。“中医大脑”在2023年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2024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评审认证,被评价为“具备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


从硅谷到深圳,从临床实践到标准制定,问止中医用七年时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中医”的创新之路。


团体标准崛起

赋能中医药创新生态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团体标准因其“市场驱动、快速响应”的特性,成为新兴领域标准供给的主力军。此次《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团体标准的出台,正是这一趋势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



通过“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团体标准的发布,长期以来妨碍中医发展的名医资源匮乏、知识不易传承等难题有望快速破解。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疗效可保障、经验可传承、服务可触达”的中医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刘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