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智能制造领域翘楚张龙:引领产教融合新航标

2024-09-20 18:02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刘峰在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张龙以其卓越的专业造诣和创新实践能力,成为了行业内的关键人物。近日,他成功获聘本科类江苏省产业教授,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在产业与教育界掀起了波澜,为产教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龙所在的菲尼克斯(南京)智能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张龙凭借多年来在自动化领域的潜心钻研,积累了丰富且极具深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他在工业自动化系统架构设计、智能控制算法优化、工业物联网应用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本科类江苏省产业教授的选聘过程,犹如一场严格的学术与产业精英选拔盛会。此次选聘紧密围绕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 2024 年江苏省产业教授(兼职)选聘工作的通知》(苏教研函〔2024〕4 号)及《本科类江苏省产业教授选聘办法》(苏教高〔2020〕5 号)等纲领性文件展开。整个流程涵盖了岗位精准发布、个人专业申报、高校严格推荐以及多轮资格细致审核等多个环节,层层把关,筛选标准近乎严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张龙凭借其在工业工程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淀、突出的创新成果以及在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力,成功突围,赢得了这一极具含金量的职位,充分彰显了他在专业领域的顶尖地位。

对于南京工程学院而言,张龙的加盟无疑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机遇。在学科建设层面,他将作为一座连接产业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坚实桥梁,为学校带来产业界最前沿的技术趋势、鲜活且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项目案例以及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例如,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中,他能够引入企业正在大规模应用的先进智能控制系统架构案例,深度剖析其中的技术难点与创新点,使学生得以在校园内便能紧密接触到行业的最前沿技术,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竞争力,有力推动学科在智能制造这一关键方向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精准校准学校教育与产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职场、成为行业骨干奠定稳固基石。

站在菲尼克斯(南京)智能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视角,张龙的产业教授身份为企业与高校之间构建起了一座深度合作的高速通道。一方面,企业得以借助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与人才智力优势,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展开联合攻关,如在工业大数据安全存储与高效分析、复杂工业场景下机器人智能协作等前沿课题上携手探索,加速技术创新迭代进程;另一方面,公司在人才选拔方面将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优先从高校选拔契合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充实企业人才梯队,为企业在智能制造这片蓝海中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实现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多维度的协同共进与互利共赢。

展望未来的产业教授任期,张龙满怀豪情地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合作的核心工作中。在教学方面,他计划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开设诸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创新实践”等特色课程,将产业实际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拆解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系统思维能力;在科研合作领域,他将积极联合高校教师团队,聚焦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与前瞻性研究方向,如“基于 5G 与边缘计算的工业智能制造协同控制体系研究”等课题,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他还将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与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项目带成长,培育出一批批适应新时代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工业工程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产教融合的宏伟画卷上绘出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